本章的内容继续延续了话题不可分党自夸,讲的是属肉体的人。

事实上,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的1-6章,都在讲这个主题,且是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去讲的。因为这是哥林多前书最首先要解决的问题。

具体的大纲细分,可以参考我对哥林多前书的分段: 哥林多前书的大纲

经文解析

继林前1-2章后,保罗继续深入这个主题。就是为何在一间神的教会会有分党纷争的问题产生。

结合文脉和上下文来看,本章中有个关键词是“弟兄们”,也是全文中的关键词。借着“弟兄们”,保罗带出了话题的转折和新的观点等等。

4:1-5节是阶段性总结:承接上文,引出下文。

所以我的分段比较特殊,是从4:6 - 5:8。因为这是保罗一个完整的论述。包括了:领受的问题、以及相反的自夸自大的问题、最后是圣徒实际犯罪的问题。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所有的都是领受的,所以导致了互相自夸自大,以至于结党纷争,最后甚至导致了在会众之间有人犯罪却没有人制止和审判的问题,任由罪恶蔓延。 所以保罗这是完整的一段话,但是章和节却将他们分开了。一旦分开,就让我们的焦点偏移了,我们就不能明白保罗在重点讲些什么,好像东一点西一点似的。但其实保罗一直在讲同一件事,同一个真理。

所以大体分段如下:

4:1-5 总结:基督话语的执事

这里的话题延续了3章中所论述的内容,为3章做了一个总结:就是人应该将保罗和亚波罗等使徒的位置看得合乎中道,不能贬低,更不能过分抬举,因为他们都是与神同工的仆人。这里保罗也为哥林多信徒做了一个榜样,因为保罗拥有基督话语的权柄,但是却没有以此自夸。然后以此为根基带出了下面4:6-5:8节的教训。
关键词: 论断

提到论断,我们很容易想到它与分党是相关的。因为有了论断,所以我不接纳你,所以彼此纷争。论断的反义词就是“接纳”。而保罗在这里说,你们不要相互论断,其实就是从根源上解决信徒间分党的问题。

值得注意的是这句话,“我虽不觉得自己有错,但也不能因此称义。”这句话解释了什么是“自己论断自己。”论断自己就是自己判自己为义,而保罗拒绝这样的论断。很多的时候我们自我感觉良好,认为在上帝面前问心无愧,结果自己认为自己为义,就看不起、看不惯其他的弟兄姊妹了,无形中就产生了分党纷争,将自己孤立起来,好像说:“你们都不如我圣洁”。 但是保罗知道人心的诡诈,他不把自己交给人判断,也不把自己交给自己判断,而是交给主判断。他在罗马书中也说道:“凡事不可亏欠人,要常以为亏欠。” 常以为亏欠就是永远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好,要继续改进。所以,论断带出的结果就是自夸,无论是论断保罗、还是论断亚波罗。他们高举人的目的都是为了高抬自己,所以,不要论断。

4:6-21 自夸与罪恶滋生的问题

4:6节,明显保罗在此处是个转折,“这些事”,就是指的3章中农夫田地的比喻。笔者认为分段也是从这里开始,保罗要带出基于真理的教训了。
关键词:不可效法我们过于圣经所记的。

在哥林多人眼中,“圣经所记的”就是保罗写给他们的书信。拿3章中的比喻来说,保罗栽种,亚波罗浇灌。但是有人妄图又栽种又浇灌,这就毁坏了信仰中使徒的根基。这句话给我们的提醒是,我们要承认使徒的权威。新约圣经是建立在使徒的书信上的,使徒的书信是给耶稣基督做见证的。所以如果有人越过使徒的书信,直接给耶稣基督做见证,那就是“过于所记的”。那些声称在使徒之外有另外的启示临到的,有异梦异象显现的,都要回归圣经中相印证,这样信仰的根基才会稳固。

这里也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:结党纷争、论断会最终会动摇信仰的根基,后果是相当严重的,这是直接与得救的问题相关了。因为盖房子的时候,如果采用“论断”而建,各人追求标新立异,但是使徒们所立的根基却只有一个,最后肯定导致有人把自己的房子盖错了根基。

4:7节,保罗从“领受”话题一转,讲到了“自夸”。读者是否注意到保罗真正想要讲的是什么?抓住这两节中保罗要讲的重点了吗?
关键词:领受、自夸

认识恩典,认识一切是领受的,是信徒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一件事。如果我们没有认识到“领受的”,那么我们就会产生论断和自义。所以,属灵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,就是感恩,认识恩典,经历恩典,归于恩典。这样就断绝了我们自夸的路。

哥林多人以属灵的恩赐自夸,以属灵的牧者自夸。这带给我们非常大的警醒。我们认为属灵的事都是好的,不会带来破坏。追求圣洁、追求义有什么错呢?然而如果我们不认识恩典,这一切美好都要成为我们的咒诅,成为教会解体、结党纷争、彼此论断中的一环。罪的可怕就在于此,它会将一切的美好变为腐朽。

4:8-13节,哥林多信徒的行为 与 使徒们的行为之间 的对比。

这里保罗其实并不是讽刺、挖苦的态度,而是对比、提醒他们的行为。就如14节提到的,不是为了让他们羞愧,而是警戒。如果不认识保罗,肯定就会认为这是讽刺、挖苦,好像保罗希望得到体面却得不到的那种嫉妒。不!保罗绝对没有这种意思。保罗也不希望有人给他这样的体面,他其实一点也不羡慕嫉妒哥林多信徒的状态。只是出于爱的警戒和提醒,他们的行为与使徒们的行为之间的差异,他说的这些话,最后所求的是哥林多信徒们要效法我,保罗(16节)。

这里我们也可以完全的带入哥林多信徒的状态,换位思考。我们可以得到很多警戒。我们是否为福音、为义受逼迫?我们是否被人看作渣滓?垃圾?废物?读这一段需要深刻代入,才能明白保罗的用意。

4:14-17节,保罗似乎觉得自己言辞过于激烈,所以点到即止,将话题往回收。转而提到了提摩太,要求他们遵守提摩太教导的。因为提摩太是跟随、效法保罗的。
关键词:效法保罗。

其实我们不是效法耶稣,而是效法保罗,效法使徒的榜样。 因为耶稣所做的事,99.999%我们都做不了,他可以五饼二鱼、可以海面行走、可以登山变相。祂是神,我们其实做不到祂做的事。我们能做的就是相信祂做的事。我们能效法的对象只有使徒,因为使徒是亲手摸过、亲耳听过耶稣教导的,是为祂做见证的。所以信仰是代代传承的。这里也再次回应了6节的教导:“不可效法我们过于圣经所记的!”

4:18-21节,继续责备那些心里刚硬的人。保罗似乎预判了有人自高自大,觉得保罗说的尽是些粗俗的道理,不服保罗上述的教训。21节的结尾明显话题未完,需要5:1-8节的补充说明。因为5:6节还是提到了“自夸”的问题。所以从4:7-5:8节是完整的一段。
关键词:言语、权能

自高自大的人前文中也提过一次,也就是1-2章中保罗所指的隐藏的人。他们追求世上的智慧,华丽的修辞,严谨的逻辑推理。所以他们看不起保罗的言语粗俗、其貌不扬(林后10:10)。但他们不知道依照保罗的学问是可以有这些智慧的言语的,只是为了福音的缘故不用他,因为会有稗子随着这些东西进来。

事实上保罗的担忧并没有错,他们虽然被保罗粗俗的话所传的福音以及经历了圣灵的重生,然而这些麦子却依旧被世上的言语和智慧吸引。他们或许认为加上些许“世上的智慧”更容易使人接受福音的传讲,但这在保罗看来是大大的错误了。这也带给我们城市教会非常大的提醒和挑战。

文章后面也提到了权能的问题,教会是属灵的教会,所以他的治理也是依靠神的话去治理运转,而不是世上的智慧去治理,所以保罗身为使徒,话语的执事,是拥有这样的权柄的。值得一提的是,本章的末尾的动机同样不是“威胁”,而是“劝告”,读者需要留意。如果我们执着于“世上的智慧和言语”,那么后果就与外邦人、不信的人无异。